金礦礦區群山密布,水系發達。采訪小組8名記者走入深山,循水而行,追問、記錄、攝影、無人機拍攝,傳統的采訪方式與現代的記錄形式相互交融,展開了一場全媒體、多維度的大型采訪:會全棧河畔,回望兩百年金礦史記源頭,尋找“把頭始祖”孫繼高、“山金始祖”馬文良的水中足跡;山麻河畔,聽講昔日水中淘金沸騰的盛況,心隨那寶玥鑿巖小組試驗濕式鑿巖成功而澎湃;龔沙河畔,看過綠水上青山,從毛石坡的華麗變身中深刻感悟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;夾皮溝河畔,走過看過一系列國家工業遺址,心隨懷揣轉型發展新夢的黃金人一起出發。
3天的時間里,在辦公桌前座談、在礦區河畔問詢、在選冶場內體驗、在博物館中聽講……記者們馬不停蹄,用腳力丈量礦區水系文明,用眼力發現一道道金脈的閃光,用腦力思考水脈與金脈的個中關系,努力用筆力對礦區之水洗禮下的黃金文明作最好的記錄。采訪期間,采金人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一直在激勵著采訪小組。大家紛紛表示,要把夾皮溝的“精神金礦”轉化運用到本職工作中。
今天,本報8版以特刊形式對此次采訪內容進行詳盡報道。江城晚報、吉林烏拉圈(吉林市發布)、松花江網等媒體也將陸續發布相關報道。
?。ń侨請笕襟w記者 李偉洪 馬婧 松花江網編輯 孫桂芳)
原標題: 跋山“看”水探金脈 一路叩問追新夢
反侵權公告: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、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等法律法規,未經書面許可,擅自轉載本報社作品的,將涉嫌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。為規范網絡轉載行為,制止非法侵權轉載,本報社鄭重公告:
一、任何單位或個人,在任何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著作權歸屬于江城日報社(包括《江城日報》、《江城晚報》、松花江網、吉林烏拉圈等)的原創內容,必須事先取得江城日報社書面授權;
二、對侵犯江城日報社(包括《江城日報》、《江城晚報》、松花江網、吉林烏拉圈等)著作權益的違法行為,本報社將采取一切合法措施,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,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、向國家版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、提起訴訟等;
三、對于各類非法轉載行為,歡迎讀者提供侵權線索:
程律師(法律顧問)0432-62223777
武文斌(版權合作)0432-62523496